概述
女性膀胱位于盆腔中央,子宫前方。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肉囊性器官。其形状、大小、位置和壁厚随尿液充盈程度而异。如果成人膀胱充盈,可高于耻骨联合,呈球形。左右两侧分别连接输尿管,下部连接尿道。
女性膀胱位置:
女性的膀胱位于盆腔内。未灌满尿液时,体表看不到也摸不到,完全位于小盆腔内。当储存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,会超过骨盆平面,可以感觉到耻骨上下腹部的膀胱膨出,或者可以看到膨出的膀胱边界。用手按的时候可能会有轻微的排尿感,或者憋胀感。当膀胱完全塌陷时,周围充满脂肪组织,上部与双侧输尿管相连,肾脏留下的尿液被收集储存在膀胱内。它的下部与后尿道相连。当膀胱储存了一定量的尿液后,就会释放排尿信号,膀胱的肌肉收缩,后尿道打开,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,完成排尿动作。两侧邻近骨盆壁,被脂肪组织包围。
膀胱功能
膀胱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。正常情况下,成人的膀胱容量为300~500ml。当膀胱容量超过300ml时,膀胱内压力会上升,引起神经反射,出现尿液,提醒成人排尿。排尿后,膀胱没有完全排空。有时候,会有少量的残余尿液。残尿少于15ml是正常的。如果残留尿液过多,就会形成疾病,容易引起膀胱炎。
女性膀胱构成:
1.膀胱是由膀胱壁包围的囊性肌肉器官。膀胱壁由三层组织组成,从内到外依次为粘膜层、肌肉层和外膜。肌层由平滑肌纤维组成,称为逼尿肌。逼尿肌收缩时,可使膀胱压力升高,压迫尿液从尿道排出。膀胱与尿道的交界处有一层厚厚的环状肌肉,构成尿道内括约肌。括约肌收缩可以关闭尿道口,并防止尿液从膀胱泄漏。膀胱壁分为四层:浆膜层、肌肉层、粘膜下层和粘膜层。
2.浆膜层是蜂窝状的脂肪组织,包裹着膀胱的后上两侧和顶部。
3.肌层:
(1)逼尿肌:逼尿肌是膀胱壁肌的总称,由平滑肌组成。它分为三层,内外层是纵肌,中间层是环肌。环状肌肉最厚,最结实。
(2)膀胱三角肌:三角肌是膀胱壁外的肌肉组织,起源于输尿管纵肌的纤维,向内、向下、向前运动。向内延伸部与对侧肌相互联合形成输尿管间嵴,向下向前延伸至后尿道部,即钟肌。另一组左右肌纤维在三角区中心交叉,形成三角区底部的肌肉。
4.粘膜层是一层很薄的移行上皮组织,与输尿管、尿道黏膜相连贯。三角区的黏膜因为与下肌连接紧密,所以非常光滑,但其他区域有明显褶皱。膀胱满了,褶皱就消失了。粘膜中有腺组织,特别是膀胱颈和三角区。粘膜下层仅存在于三角区以外的区域,血管丰富,组织弹性疏松,使粘膜层和肌肉层紧密相连。
膀胱内部结构:
1.三角区是膀胱的重要组成部分,膀胱内的病变大多发生在该区域。三角形的边界:两条输尿管与膀胱颈的连线为三角形的两条边,两条输尿管(输尿管间嵴)的连线为三角形底线。从膀胱三角底线左右角向右,向外位置的条状隆起为黏膜下输尿管。三角形的两边是三角形区域与膀胱两边的分界线,三角形底线外的区域为后三角形区域,其他部分为前膀胱壁。在做膀胱镜检查时,一定要熟悉这些解剖位置,这样才能确定病变部位。一般输尿管呈斜缝状,也可能呈椭圆形或圆形。如果管口过度向中心倾斜,接近水平线,输尿管插管困难,可使用末端弯曲的输尿管导管。
2.膀胱与其他结构的关系
膀胱的最下部与耻骨联合、耻骨后脂肪、膀胱前静脉和部分膀胱盆筋膜相连。膀胱两侧连接有肛提肌、闭孔内肌、顶骨盆腔筋膜、膀胱前列腺静脉丛等组织。后膀胱与子宫膀胱空间相连,但与子宫体分离。在这个腹膜间隙之下,膀胱直接与子宫颈和阴道前壁相连。在输尿管的外侧,膀胱与前阔韧带相连,子宫的体部和基底在膀胱上方。当膀胱从内部排空时,其内层粘膜上有许多皱襞,但其底部有一个三角形的光滑区,称为膀胱脱离三角。它的两个角是左右输尿管口,下角是内尿道口。在两个肾盂输尿管口之间有一个横向隆起的粘膜皱襞壁,称为肾盂输尿管皱襞,是找到肾盂输尿管口的重要标志。膀胱三角是膀胱镜检查的重要标志,也是结石和结核的常见部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