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末期吴国大夫、军事家。以封于申,也称申胥。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,因受费无极谗害,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。子胥先奔宋国,因宋国有乱,又投奔吴国,路过陈国,东行数日,便到昭关(今安徽省含山县北)。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,前面便是大江,形势险要,并有重兵把守,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,一筹莫展的伍子胥急得一夜间就头发全白了。后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,是姑苏城(苏州城)的营造者,至今苏州有胥门。公元前506年,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大破楚军,进入楚国都城,但此时的楚平王已经死了,伍子胥掘楚平王墓,鞭尸三百,以报父兄之仇。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,西破强楚、北败徐、鲁、齐,成为诸侯一霸。
三、孙膑马陵之战大败庞涓:
孙膑和庞涓是同学,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。同学期间,两人情谊甚厚,并结拜为兄弟,孙膑稍年长,为兄,庞涓为弟。后来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,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,决定下山,谋求富贵。庞涓到了魏国,见到魏王,得到魏王的重用,最后魏王便任命他为元帅、执掌魏国兵权,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,连连得胜,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。魏国大臣,礼节周全、礼物丰厚,代表魏王请孙膑下山,魏王本准备重用孙膑,但庞涓嫉妒孙膑才能,想除掉他,于是找人写了一封家书给孙膑,然后将孙膑的回信改了后交给魏王,诬陷孙膑私通齐国,将孙膑逮捕入狱。庞涓想骗孙膑将所学兵法全部写给自己后就将他处死,后来一个小男孩偷偷把这事告诉孙膑,孙膑为了保命只好装疯卖傻,最后逃到齐国得到齐威王重用,拜孙膑为军师,后孙膑孙膑两次围魏救赵最终在马陵之战大败魏军,庞涓被乱箭射死,一箭之仇最终得报。
四、范雎黑色幽默戏剧性复仇:
范睢是魏昭王时期的魏国人,是魏国王室的远亲的远亲的远亲,已经跟普通平民相差不大了,家境很不好。好在范睢很求上进,勤于读书,天生口才又好。他相信凭自己的特长,一定能顺利就业。要知道,当时最时髦的一个职业,就是游走于各地诸侯之间,为君王出谋划策的说客。可是他太穷了,根本没办法接触到魏国高层。于是只有投靠了中大夫须贾,做了一个门客。须贾负责魏国的外交事务,有许多出使任务,与各国元首会晤,跟着他做幕僚,很容易出头。
有一次跟随须贾去拜访超级大国齐国。在齐国,急于求成的范睢一展辩才,赢得众人喝彩。齐王很欣赏这个年轻人,赠了他十斤金子、几头牛和美酒,范雎以为自己可以一举成名了,不料齐王此举引起了须贾不满,举得自己的事情没办好,范雎倒是出尽了风头,想来想去越来越觉得不对劲,最后甚至怀疑是范雎私通齐国所以才导致自己谈判失败。
回到魏国后须贾去见了魏相魏齐,说就是范雎把谈判搞砸的,于是乎范雎成了这次谈判失败的替罪羊,魏齐大怒,立刻把范睢抓起来,狠狠打了个惨不忍睹,连牙齿都打断了。魏齐犹嫌不过瘾,吩咐左右拿席子把他一卷,扔进厕所,让宾客拉屎撒尿都在他头上。
后来范雎侥幸逃到了秦国,改名张禄,秦昭王见到范睢后一番相谈,予以重用,拜为相国。其他六国都知道秦相张禄的厉害,但没人知道他就是范睢。魏国听说秦国有向东入侵韩、魏的打算,十分不安,派遣须贾来秦国求和。范睢接到报告,心中大乐,复仇的机会终于到了!
他把官袍一脱,换了身平民衣着,跑到使者馆邸,说有个旧人要见须贾。须贾出来是范雎十分惊讶,问他最近混得怎么样。范睢说还凑合吧,帮人跑跑腿什么的。须贾啧啧两声,说咱俩相识一场,请你吃顿饭吧,吃完还送了一件衣服。须贾问范睢,说我这次来是想见秦相张禄,你有门路没有?范睢一拍胸脯,这事交给我,然后弄来一辆豪华马车,亲自当司机,带着须贾就去了自己府上。范睢停好车,说你稍等,然后进屋就不出来了。须贾左等不来右等不来,心想不会被范雎骗了吧?拉住一个仆役问范睢哪去了?仆役说那是谁啊?须贾说就是刚才那个驾车的乡下人。仆役一愣:那是我们家相国好么?
须贾一听,这才傻了眼。他意识到这是人家在复仇,赶紧端正态度,把上衣脱光双膝跪地往前挪,卑微至极。范睢过足了瘾,这才盛装出现。须贾头如捣蒜,连声说自己有眼无珠,要杀要剐您一句话。范睢狠狠数落了一顿他的罪状,说我本该杀了你,但看在你还送我一件衣服的分上,饶你不死吧。
但死罪免去,活罪难逃。范睢安排了一次宴会,故意召集诸国使臣齐聚,给须贾面前摆了一个马槽,里面装的是草豆饲料,两边伺候的不是婢女,而是囚犯。
范睢当场表示,魏国想要和平?可以,拿魏齐的脑袋来换。魏齐没想到当年的胡闹,惹来了这么大的报应,连忙逃到赵国平原君那里,后来还是走投无路,被迫自杀。
五、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
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,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,阖闾也受了重伤,临死前,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。夫差牢记父亲的话,日夜加紧练兵,准备攻打越国。 过了两年,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,勾践被包围,只好投降请和。勾践谋臣文种中金贿赂了夫差说:“越王愿意投降,做您的臣下伺候您,请您能饶恕他。”伍子胥建议吴王斩草除根杀了勾践,但吴王没有听从伍子胥建议。吴国撤兵,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,放牛牧羊,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,三年后就放勾践回越国。
勾践回国后,立志发愤图强,准备复仇。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,消磨了报仇的志气,晚上就枕着兵器,睡在稻草堆上,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,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,这便是成语“无薪尝胆”的由来,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,范蠡管理军事,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,妻子也纺线织布,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,越国终于兵精粮足,转弱为强。
公元前482年,夫差率军北上和晋国争夺诸侯盟主,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,突然袭击,一举打败吴兵,杀了太子友吴国求和,公元前473年,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,夫差拔剑自杀了,吴国被灭。
六、赵高乱秦:
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,也算得上是出生望族,公元前228年,秦兵灭掉赵国,赵国的王公大臣及贵族也都沦为俘虏,赵高也不例外,后来赵高因母亲触犯刑法遭到处宫刑后身体残缺,被收入秦朝官府专门设立的收容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隐官,很多观点看来,赵高之所以乱秦主要是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,至于后来赵高为何想自己称帝,只是个人欲望的膨胀所致。
赵高被宫刑后,积极学习秦国的律令,法律,因善于断案而得到秦始皇的赏识。从此,赵高无时无刻不在讨好着秦始皇。由于赵高出身赵国贵族,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,又有着过人的机智,并善于讨好皇帝,因此赵高被人命为公子胡亥的师傅。可以说,给公子胡亥当老师,是赵高走向权力中心同时也是复仇计划的最重要部分,赵高牢牢把握住了胡亥这枚棋子,凭借自己的巧说,使自己完全得到了胡亥的信任,利用阴谋一步步将胡亥推向权力的顶峰,同时也膨胀着自己的权力,最终使胡亥彻底沦为自己的傀儡。
秦始皇死后,赵高勾结李斯陷害公子扶苏,立胡亥为秦二世,有害死了丞相李斯和大将军蒙恬,后又害死胡亥立子婴为秦王,取消皇帝帝号,想将来也自己当皇帝,可以说大秦王朝的覆灭,赵高起码占了一半的功劳。
七、桓温:杀死仇家三个儿子
整个东晋一代,脆弱的朝廷只有依赖长江天险,才摇摇晃晃地勉强站住。清谈文人们在轻风细雨里、烟柳画桥边,喝茶饮酒,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。打到黄河去,只是天边的一道彩虹,绚烂却不可及。真正敢鼓起勇气到北方去比武挑战的,桓温算是一个。他是毁誉参半的人,但无论如何,有着鲜明的棱角,豪气冲天。和无数阴柔气太浓的纤弱名士相比,无疑显得身材健硕、挺拔有力,更有男人味道。
桓温是谯国龙亢(今安徽怀远龙亢镇)人,宣城内史桓彝的长子。出生不满周岁,温峤看到了,大为惊讶,说:这个孩子骨骼不凡,再让他哭一下。
听到哭声后,说:将来肯定能成英雄。能得到大名士温峤的赏识,桓彝欣喜无比,于是给他取名为“温”。苏峻之乱时,桓彝驻守泾县。328年,他拒不投降被杀害,泾县县令江播是出卖他的叛徒之一。桓温才16岁,日夜痛哭,眼泪里面都带着血。平叛之后,江播却得到了赦免,逍遥法外,桓温几次请求官府严惩凶手,杳无音讯。桓温指天发誓,要为父报仇。从此,他白天勤练武功,晚上枕着兵器睡觉。江播听说这个“拼命三郎”后,非常恐惧,身边不离家丁,终日闭门不出。他的三个儿子身上都带着武器,以防不测。
3年后,江播死去。桓温打扮成一个吊丧的客人,混在人群中进入江家。三个儿子把剑藏在手杖里,大儿子江彪在守棺的屋内,桓温悄悄走过去,一刀刺中要害。周围的人一阵慌乱,四处逃散,桓温追上另两个儿子,手起刀落,双双倒在血泊之中。为复仇杀人,在那个时代,不仅没判死刑,还广受称赞,桓温一举成名。
按今天观点看来,这种做法不能算是报仇雪恨,冤有头债有主,仇人生前就算没机会杀你等他死了掘他坟鞭他尸都理解,杀人家子孙确实过分了点。
八、李存勖“晋王三矢”报父仇
李存勖,自幼便随父出征,他骁勇善战,军事谋略从小便展现出来,他还被唐诏宗赏识城其“此子可亚其父”因此被世人称为“李亚子”,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未完成事业之时因病逝世,在去世前便留下了三个遗愿希望李存勖能够代为完成,这样他才能瞑目。李克用认为李存勖应该以社稷为重,便留下三支箭代表三个遗愿鼓励李存勖完成。
于是在李存勖继承李克用晋王之位时,便将这三支箭置于庙中并供之。而这三个愿望一个是打败李克用的仇人朱温,一个是要击退契丹军保障边界稳定,最后一个是打败李克用养的白眼狼刘仁恭。于是,李存勖在每次在位父亲李克用报仇之时,便会派人前去将一支箭取出,用精致的套子将箭包着并随身携带以示决心,每次打了胜仗,便又会将箭送到庙中继续供着。而李存勖的军事能力加上他的决心终为父亲报了大仇了了遗愿。公元913年,李存勖杀了刘仁恭父子;公元922年,驱除了契丹军;公元923年,大灭朱温的后梁时代。
九、慕容冲
鲜卑族,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,前燕幽帝慕容暐、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,母皇后可足浑氏,十六国时期西燕第二位皇帝。慕容冲应该是诸多复仇者里最漂亮的一位吧。此人唇红齿白,衣带留香,更有一双摄入魂魄弯弯如沟的眼睛。慕容冲原为前燕皇族,国破之后为前秦苻坚所俘,因其相貌俊俏,竟同其姐一块被选入苻坚后宫,备受恩宠。史料如下记载:“姊弟专宠,宫人莫进”。至于民间八卦更编出了歌谣:“一雌复一雄,双飞入紫宫”。值得一提的是,慕容冲时年方才十二。这本是春花灿烂的年纪,却被困入深宫为同性成年人蹂躏,心理扭曲可见一斑。 后苻坚好大喜功,贸然伐晋,淝水之战惨败,慕容家族趁机复国。昔日后宫“厮守”之人如今沙场再见,不同的是,苻坚穷途末路,慕容冲意气风华。苻坚恳求当年亲密“爱人”手下留情,并将往日缠绵锦袍托人递于慕容冲,望其念旧情。慕容冲见衣袍,勃然大怒,往昔屈辱一并涌上心头,不仅对苻坚穷追猛打,攻城之后更纵容手下烧杀辱掠无恶不作
十、顺治帝鞭尸多尔衮
如果没有多尔衮,清世祖顺治的屁股坐在皇位上恐怕就没有那么舒坦了。可对于这个恩人,顺治不仅没有念情,反而恨之入骨,这又是为何?原来,多尔衮这位叔父,仗着劳苦功高,一直没有把顺治这个小皇帝放在眼里,还几次三番寻思着废帝自立,据说连龙袍都做好了。虽说碍于朝中舆论压力,一直未能成行,但也在名头上讨得彩头,令小皇帝将其封号改成“皇父摄政王”。也就是当了便宜干爹。 其实自古,辅政大臣多有欺主,这也并不奇怪。但多尔衮更没谱的,竟然通过威逼利诱等手段将顺治母亲孝庄纳为妻室(当然,太后改嫁这样屈辱故事,正史是不会记载,多见野史)。生母遭人凌迫,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,更何况坐北朝南的一国之主。可惜的是,顺治手上没有实权,所以只能等,只能熬,比谁命长。终于,顺治熬到了多尔衮死的一天,这下,小皇帝复仇的火焰可以放肆地燃烧了。于是,剥夺了多尔衮封号,抄了多尔衮的家,最好还将其从墓中挖出来鞭尸。
更多历史事件盘点和趣闻解密,欢迎关注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