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游又称睡行症,是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不完全觉醒状态下的行走或其他复杂行为。不仅可能给梦游者自身带来意外伤害,也会让家人担忧,治疗方法包括创造避免诱发因素、缓解压力等。
1、避免诱发因素:减少睡前的刺激活动,如避免观看恐怖电影、玩激烈的电子游戏等,这些活动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,增加梦游风险。睡前1小时内不要使用电子设备,因为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,干扰正常睡眠。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,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,保证充足的休息,过度劳累会扰乱睡眠结构,容易引发梦游。
2、缓解压力:长期的精神压力是导致梦游的常见原因之一。可通过放松训练来缓解压力,如深呼吸练习,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,慢慢地吸气,使腹部隆起,然后缓缓呼气,重复多次,每次练习10-15分钟,每天1-2次。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,每天花15-20分钟专注于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,排除杂念,放松身心。此外,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、书法、瑜伽等,转移注意力,缓解精神紧张。
3、药物治疗:对于频繁发作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经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干预效果不佳的梦游患者,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治疗。但药物治疗需谨慎,要在医生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。常用的药物有苯二氮䓬类,能抑制大脑的过度兴奋,延长睡眠时间,减少梦游发作。
对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。如果梦游问题持续存在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,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。
梦游的注意事项
确保梦游者卧室及活动区域没有尖锐物品、易碎品和障碍物。将家具的尖锐边角用防撞条包裹,移走地上的电线、杂物,收起易碎的花瓶、摆件等,防止梦游者在无意识状态下碰撞受伤。营造黑暗的睡眠环境,拉上厚重窗帘,关闭电子设备指示灯,减少光线对睡眠的干扰。若需要起夜照明,可使用低亮度、暖色调的夜灯,并将其放置在不直接照射眼睛的位置,避免影响大脑的睡眠调节机制。若确诊由身体疾病,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、癫痫等引发梦游,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嘱咐进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