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| 文明聚焦 | 文明播报 | 道德建设 | 文明模范 | 志愿服务 | 乡村文明 | 公益广告 | 在线视频 | 文明阅读 | 文明宣传
首页 -->菏泽市科技信息网 -->文明之窗 -->文明模范 -->正文
南岸 用文明典范引领文明风尚
【来源:重庆日报】 添加时间:17-12-12 15:31:38 点击:

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模范提名奖——李龙梅

2013年“助人为乐”中国好人——付敏

“学身边好人 讲好人故事”演讲总决赛

选手在比赛现场

2012年全国优秀志愿者——周继萍

南岸区峡口镇卫生院行医46年的老村医孙上银,每天还在为村民奉献余热。

那是一个下着暴雨的晚上,凌晨两点多钟,熟睡中的孙医生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。一位产妇在家中产后大出血,接生员已无法处理,求助于孙医生。孙医生冒雨赶到产妇家,此时产妇已生命垂危,送医院肯定来不及了,只有进行现场急救。凭借多年的经验,顶着巨大的压力,孙医生硬是止住了产妇的出血,挽救了一位新生妈妈的生命。

这个文明典范的故事,通过演讲者金燕芸声情并茂地讲述,感染着南岸人,也激励了不少南岸人像孙上银一样,在平凡的岗位上,展现出文明新风尚。

A 用群众身边的典范 深化文明城区建设

12月7日,南岸区“学身边好人,讲好人故事”演讲决赛在区艺术中心举行。10名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选手,用自编自导的情景表演,把文明典范的故事进行形象地还原后,展现在现场的500余名文明志愿者面前。

“这些文明典范的文明故事,让我们敬佩,也激励、引领我们向他们学习,自觉地形成文明的新风尚。”一位在现场被这些文明故事感染的志愿者说。

当天,有10个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文明典范的故事,通过演讲者的生动的讲述,让现场500余名观众的心灵受到了震撼。

而现场的动人场景,通过重庆APP、智慧南岸APP、南岸手机台等方式,传向了全区,全市。

据介绍,自获得全国文明城区称号后,南岸区在深入推进文明建设,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上,一刻也没有松懈。“为不断提升全民创建文明城区的意识,我们持续开展了‘文明南岸,共同缔造’的活动。”南岸区文明办负责人说。

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系列微访谈等系列活动,是激励南岸人参与到“文明南岸,共同缔造”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。而“学身边好人,讲好人故事”则是微访谈活动的系列活动之一。

这一由区委宣传部、区文明办主办的活动,把全区各个单位、社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。南岸区文明办负责人说,活动从6月底开始,持续进行了文明典范寻找,演讲人报名,以及初赛等。在这一活动过程中,让文明典范身上的文明故事被广泛地传播到了群众中。

据介绍,在初赛中,全区就有61家单位参与,88名演讲选手参赛。通过经开区、卫计系统、海棠溪、广阳等10个赛区的选拔,有10名选手所讲述的10个文明典范故事,最后进入了决赛。

“我们这一活动不是简单的赛事活动,而是通过比赛,以更多的方式,把这些文明典范的动人故事和风采,展现在全区人民面前,以激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。”南岸区文明办负责人说。

从初赛开始,故事的演讲者就运用了情景、短片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多角度地把文明典范们的先进事迹,展现给观众。区里也运用新媒体等方式,把这些典范的文明故事,广泛地传播到全区。

B 文明典范为引领 形成文明新风尚

海棠溪街道的杨效丰,在参与比赛中,通过努力,发掘了一个文明典范引领一群人形成文明风尚的颇有价值的故事。

“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《价值》。”在决赛中,他开门见山地为自己所讲述的这个故事进行了“定位”。

14年前,6岁的李方珍主动接管了仅有6人的“古道艺术团”,并视之为自己的“事业”。经过奔波,她将排练地址选在了古道边。当排演中缺必要的资金时,她从自已腰包里掏出两万元积蓄来购买大件乐器;当一切准备就绪,即将排练时,有部门以古道边上排练会妨碍登山游客为由,希望他们另选地址。

于是,李文珍老人又开始了四处奔波,几经周折,场地算是保住了。

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文艺团体,在李文珍老人的努力下,不仅坚持下来,陆陆续续有一些人也慕名加入进来。他们中有退休老人、癌症病人、“瘾君子”。而在参与艺术团活动中,癌症病人增强了生活的信心,“瘾君子”也慢慢地变了。

“瘾君子”的毒瘾又犯了时,队友们便想了一个办法,继续放音乐,让他把注意力都放在舞蹈上面。时间长了,他还真戒了。

“当我知道患喉癌的时候,我是绝望的。”艺术团里的键盘手乐乐说,是李大姐帮助他重新增强了好好生活下去的信心。

李文珍老人带着这支表演团队,让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。

像这样由一个文明典范,引领、带动一群人,甚至一大片的人,参与到深化文明城区建设中来的,在南岸还有很多。

在南山上,有一辆牌照为渝A53280的公交车。驾驶员名叫张长余,沿线居民都亲切地叫他“张师傅”。而这条公交车线路,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在运营,但他却服务了一大群人。

2013年10月14号,重庆邮电大学至老龙洞的331路公交开通,这是南岸开通的第一条农村公交线路。这条线路的开通给南山金竹沟、龙井塝、窝子沟等地的居民带来了便利。但由于乘客少,所以,这条线上只有张长余一个人和一辆车。每天从早上6点半到晚上7点半,他要在老龙洞和重庆邮电大学间的14个公交站来回跑22趟。

虽然只有一个人一辆车,但4年来,张师傅坚持准点发车,没有误过村民一次乘车。

张师傅所做的都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平凡事,但在这平凡中,展现出的却是一种文明风尚。

而在南岸的公交行业中,像张师傅这样的文明典范,并非只有一个。如今,这样的“最美公交司机”已有21个,成为一个群体。他们中,有掏钱送老人探亲,抱残疾乘客上下车的重庆好人高必寿;有坚持爱惜公交车、22年零违章零事故的全国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廖先荣;有用私家车顺路捎带女孩回家的公交“温暖姐”袁媛……这个群体,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助人为乐的美、爱岗敬业的美、诚信重义的美。

文明典范,为南岸引领出了遍布城乡的文明新风尚。

 
【返回顶部】
通知通告
更多>>
政务公开
单位职能
局领导介绍
组织机构
政务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