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了前几年的闭店潮“寒冬”后,实体书店行业回暖复苏迹象明显,一家家城市书房随之被点亮。
这批新兴的实体书店深耕着南阳文创沃土,成为推动全民阅读、打响“文化南阳”品牌的重要力量。集图书销售、阅读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体验阅读空间,是全民阅读的公共平台,也是城市的文化地标。
政策红利
助推实体书店
过去一年,实体书店蓬勃发展,在政府相关政策指引和指导下,实体书店转型升级力度加大、步伐加快,大到文化综合体、小到个性化特色小书店渐次涌现、遍地开花。
2017年,贯彻落实中宣部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11部门发布的《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成为行业的重点工作。
实体书店的复苏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项优惠政策相继出台——
《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》出台后,各地纷纷推出了相应的实施意见,对本地实体书店的发展目标、网点布局、财税扶持等提出明确要求,并注意突出地方特色;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》从根本上对实体书店转型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与实质支持;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新版《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》,进一步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,细化了事中事后监管措施……
这些“政策大红包”对于实体书店发展提供了十足的底气和推动力。随着各地实体书店扶持政策在2017年的相继落地,以及全民阅读工作的持续推广,实体书店迎来战略发展的新机遇。
营造圈子
书店更加美好
每逢周末,南阳城区的梅溪路、新华路、中州路上,新华书店、梅溪沙生活书店、新思维书店、亲子阅读馆成为爱书人的聚集地,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在此举办。
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频繁“嫁接”起图书与多种业态,融入人们的生活场景中。“书香大讲堂”、“电影品鉴会”、“读书分享会”、“读者见面会”“陶艺+咖啡活动”“亲子阅读活动”,有的亲子书店还组织起家庭旅行……“实体书店+”形式以复合式场景激活释放读者阅读、社交各种需求,营造出以书店为纽带的特色文化圈子。
“实体书店不只是卖书 更是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”。居民苏石是一位喜爱逛书店的白领,他认为“越来越多的新开办的实体书店各具特色,不管是国有还是私营的书店,都让消费者有新鲜感受,还能和志趣相投的伙伴们谈天说地,很好。”
随着市场细分和网点布局不断优化、产品线与服务链进一步丰富、科技支撑程度不断提高,实体书店转型成效明显,进入了“主业+多元”同步发展时代。
“我希望书店也能作为城市的眼睛,给城市带来温暖和光明。”书店负责人介绍,如今书店的“文化内核”,在于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,不少优秀的南阳书店以各自的“杀手锏”竞争优势,满足了多元读者群体对生活美学和阅读体验的期待。
联动发展
读者诗意栖息
“去年‘双11’和‘双12’,我在网上网下共买了400元的图书。”居民陈女士表示,线上线下书店的竞争,让读者得到好服务、真实惠。
着眼全国,当一些书店转型升级成为城市文化空间,一些线上图书平台向线下开店扩展。资料显示,当当累计开业实体书店百余家,并计划在3年内开1000家实体书店;京东启动“千城千店图书角”计划,已在一些城市陆续开放……图书电商通过开设线下门店以增强体验功能,巩固提升图书市场占有率。
电商巨头的加入,让书店整体经营被再次塑造。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全渠道模式是大势所趋,“销售图书+综合服务”将成为实体书店发展的新趋势,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微博等形式,实体书店与大众生活也在线上靠近。
有业内人士称,未来的消费者将不再为单一的购书需求走进书店,体验书店的文化服务将成为最主要的进店目的。以书为媒,实体书店将向复合式文化生活空间变革;通过拥抱互联网、新零售、新科技,线上线下融合发展,满足读者多层次、多样化阅读需求。(南阳日报记者 赵林蔚)